廣化老和尚紀念共修會

廣化老和尚‧行誼錄

37.憶師恩........................楊定國
楊定國
 
  師公 廣化上人圓寂業已二年餘,而弟子道業不進還退,時日空過,命減不察,實愧對 師公如須彌之高恩,似巨海之深澤,心焉不戚戚?每思及 師公慈顏,念其德行之高超卓然,又不免起妄念,常自豪與同道言,中國佛教近百年來弘一大師以降,能精研南山律宗並將其發揚光大者,惟師公 廣公上人耳。說此不免冒犯現今住世之高僧大德,惟請勿怪罪,余實井蛙,不免孤陋寡聞矣,然卻表示 師公於弟子心中之地位。 師公一生病痛纏身,卻不退其辦道、度眾之決心,精進無遺,親近中所開示之語,記憶中難免掛一漏萬,且又怕斷章取義、曲解,今只能將自身之經歷,拈一、二則,述之於文,以表余失怙之痛。念 師公之恩德,實難報於萬一。
 
  回憶近四十年前, 師公行腳於台東,憐憫東部窮鄉僻壤,眾生福薄緣淺,從未曾聞如來之正語,故念於「無佛法處立正法幢」之悲願,創辦了「台東佛教蓮社」。余其孩提時約莫八、九歲,因業深障重,罹患腎臟炎,當時醫學不發達,小孩得此病是相當嚴重的。每食鹹,即全身浮腫,故無法上學。母親辛苦的三天兩頭,台東、高雄、台南來回,到處求醫或偏方,均無起色,時好時壞。家慈宿福深厚,有幸為 師公於台東首批皈依之弟子,賜名「慈仁」,弟子因病,失學在家,故常隨母赴蓮社,見聞 師公率四眾弟子上早晚課,演說《彌陀經》,家母稟告 師公有關弟子之業病, 師公慈悲加持,復悲心每回親誦大悲咒水乙瓶,交母攜回,囑弟子每日分三次,早中晚於佛前禮佛三拜,跪稱念「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」聖號十句,然後合掌請服,復三拜如是。日復一日,從無間斷,不可思議的余未再求醫,不再服藥,然病情卻日漸起色,而後痊癒。此乃 師公救眾不可思議之慈悲願力矣!
 
  家母因不識字,初聞佛法,倒也勇猛精進,然必有其障惑之限, 師公為鼓勵家母道心不退,循循善誘,更於回台中慈善寺時購新紙、新筆,每晚沐浴焚香、禮佛後,於佛前,一筆一佛號,親手書下《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》全品,贈予家母,此品乃 師公一生中親筆所寫三書中之一,可謂珍貴異常,家慈有幸福厚,受此 師公真蹟墨寶之獎勵,可見 師公度眾之心,是如此之懇切矣!
 
  此書經三十年後竟又有一不思議之軼事發生,遂再贅述一下。
 
  三十年後弟子已是青壯之年,某日赴台中向 師公請益,忽言及此書,侍者師父方知師公有書此經,遂向弟子邀書,弟子答應回台北後重印此經。返後有同道、師兄、姊,共同發心付梓重印,再送回南普陀。因印刷社於篇前加印一幅,如坊間東洋風之觀世音菩薩聖像, 師公本想更換懺公所繪之觀世音菩薩聖像,其時院中正有一煩惱,佛學院之產權有爭議,某護持大德告進法院, 師公煩惱的是三寶置處,是僧伽教育之處,所擔心的是其居士恐增罪障,卻沒想過自身之安逸,或落腳處,當開庭之日,院中執事赴法院途中, 師公正於禪房裡作早課,稱誦佛號,忽觀想到法院上空,忽現經典中之觀世音菩薩像,遍灑甘露,真正不可思議。到了法院,對方竟撤回告訴,功德圓滿的平息爭議, 師公遂曰:「不必換了」。
 
  余已中年矣,親近 師公的歲月中,體悟的皆是為道之真之切,可謂「退此一步將無死所」;感動的皆是救眾度眾之慈之悲,慨是「粉身碎骨亦無憾」,不才揣此。